据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0月份,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巴西等国对我国钢材进口总量均出现明显的增加,环比增幅分别在111%、34.6%、71.3%、50.1%。出口越南总量为27.05万吨,环比下降37.8%。而2013年1-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至泰国总量240.49万吨,同比却保持了零增长。出口越南、巴西、菲律宾等国总量分别为337.93万吨、124.66万吨、240.49万吨,同比增幅基本在43%-62%。其他主要新兴市场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巴西等对我国钢材的进口总量分别为253.69万吨,192.35万吨、147.29万吨、124.68万吨,同比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不过,一向占据我国出口份额近1/5的韩国市场,今年1-10月份的出口总量下降到790.58万吨,环比下降7.72%,1-10月份印度进口我国钢材总量为139.74万吨,同比也出现下降,降幅达到23.88%。20G无缝钢管,35CrMo无缝钢管,20Cr无缝钢管,40Cr无缝钢管全球经济增速的下滑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也不能幸免,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初期多会保护本土产业,并通过贸易壁垒来削弱他国的资源优势。
相比较,发达国家对我国钢材出口资源的贡献力度较小,2013年1-10月发达经济体欧盟等国对我国钢材的进口总量几乎保持零增长,美国市场对我国钢材的进口总量保持7.43%的小增长态势。
出口区域上的变化与出口商品的市场变化息息相关,一直以来,亚洲地区做为我国板材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超50%,而考虑到我国含硼合金钢享受一定的出口退税,因此,其在价格的优势也成为主要合作经济体所忌惮并针对的。2010年7月15日,我国取消普通热轧钢卷的出口退税,含硼合金钢的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这使得含硼合金钢的出口量在随后出现了大幅增加,近年来,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均对我国含硼合金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贸易避垒操作,这也成为板材产品出口增速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板材出口总量增幅最小,同比增幅仅保持4.44%,其中占我国板材出口半壁江山的韩国市场对我国板材的进口量同比下降12.4%,泰国、新加坡、印尼、印度、智利等国对我国板材进口量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泰国下滑21.87%,印度下滑31.94%。而按照2014年的新关税方案来看,对出口关税并未作出调整,仍旧维持暂定税率,这也意味着我国含硼的热轧出口仍旧享受较高的出口退税,在对板材出口形成支撑的同时,也继续激化了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而相较于板材出口量同比增速的放缓,1-10月份我国棒线材出口同比增长49.51%,其中新加坡、欧盟、印尼、菲律宾、越南、印度、美国等国对我国棒线材的进口总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了50%,部分近乎翻番。从品种的差异化上来看,这也能够解释今年以来我国国内建筑钢材库存持续创下年内新低,并且整体价格表现也优于板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