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传导流畅,煤焦深陷降价漩涡。随着下游钢市转入供需失衡,库存高企的颓势之后,上游焦煤和焦炭市场也难逃降价冲击。由于未来钢企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放缓生产速度降低常备原料库存等产能调整动作将愈加迫切,这无疑会削弱钢厂对焦炭和焦煤的采购力度。而处在产业链议价能力偏弱的位置,焦炭企业和煤矿生产商除了主动降价外,就只能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来减少亏损。 据了解,自3月下旬以来,华北焦炭市场现货报价已累计下跌逾250元/吨。在连番降价的情况下,多数焦化厂整体经营处境雪上加霜,亏损面持续扩大。但就算如此也未能激发市场需求潜力,焦企只能进一步加大限产力度,同时降低焦煤库存量以缓解资金压力。 一般来讲,20Cr无缝钢管煤矿企业议价能力强于焦化企业,但面对焦企陷入降价漩涡,大幅削减原料采购的大环境,国内焦煤销售顿时陷入停滞。截至3月底,国内四个主要焦煤港口总库存再度增加66.5万吨,至756.5万吨。高库存低需求的现实倒逼国内产区焦煤企业也纷纷下调4月份出厂价格。据了解,近期作为主导煤炭价格的山东兖州煤业(600188,股吧)的主焦煤价格每吨下调130元,而山西焦煤集团也下调了4月份的主焦煤价格,每吨调降150元至1250元。 经历过前期煤矿、焦企和钢厂产能快速扩张之后,整个产业链将转入去库存和去产能的阶段。即使后期钢市出现回暖,但基于对钢价分别领先煤价和焦价11周和8周的传导机制预判,二季度煤焦钢势必会陷入价格弱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