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钢铁协会(SEAISI)日前公布初步数据称,2011年东南亚国家的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4%至5050万吨,但各国的需求量与消费量呈现出明显差异。(注:2011年,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博彩健康员国为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东南亚钢铁协会表示,1998年-2008年,东南亚国家的钢材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到2009年-2011年上升至10.2%。其中,除越南的增长明显下滑之外,其他主要5个国家均保持强劲增长。数据显示,越南1998年-2008年的钢材消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而2009年-2011年的增长率为-2.3%;印度尼西亚对应的该两个期间内的增长率分别为10.3%和14.4%,16Mn方钜管马来西亚分别为7.3%和10%,菲律宾分别为1.8%和11.2%,新加坡分别为1.3%和17.1%,泰国分别为13.4%和16.4%。清明节后,沪螺纹钢期货价格再度出现一波小幅上涨,延续自2月下旬以来的缓涨之势,主力合约RB1210一度触及4400元/吨的高点。如果说,2月下旬的上涨,当时还有很多悲观人士称之为技术性反弹的话,那么行情走到现在,已经可以确立其稳步上涨的势头。一方面,从技术形态来看,螺纹钢期货进入4月后在缓涨中突破了2月初的前期高点;另一方面,从其基本面情况来看,整体回暖明显,市场情绪也变得开始乐观起来。
进入春季,钢铁行业最为明显的改善就在于需求面。从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的3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来看,该指数3月份达到49.3%,环比回升了6.5个百分点,在经历了连续2个月的回落后,有所抬头,逼近50%。其中欣喜的是,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达到52.7%和52.1%,超过50%,环比上升迅猛,达到了半年多来的新高。这预示着目前及后期的需求有效回暖,下游开工逐步增加,产能释放开始加快。而从产量来看,中钢协预估3月下旬的粗钢日均产量高达189万吨,虽较中旬有小幅回落,但整体依然较高,3月整体日均产量基本维持在190万吨的水平,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表明在下游需求提升的同时,钢厂的生产也逐渐积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