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篇 同样是过山车行情,2009年和2010年却是截然不同的路径与风景。 回顾2009,沪上钢价由年后3850高点急剧下挫到4月的3200低点,随之触底反弹,4月中旬重回上升通道,且涨势长达4月之久,涨幅高达43%,8月初一度触及4600点位。然今年形势完全逆转,沪上钢价在年后直接启动升势,从3700点位一路推高到4370高点仅耗时不足两月,但同样在4月16日,转折点再度出现,只不过,这一次的转折直接宣告了上涨行情的夭折,也迎来了整个5月的持续下探。 当然,如果把钢价旺季走低仅仅归结在供需层面,显然难以得出满意的结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整个经济政策的调整。2009年的宏观环境,几乎可以定义为流动性堆积起来的大宗商品盛宴和政策刺激下的基建开发高潮。然而今年以来,面对越行越近的通胀风险和地方融资平台的不堪重负,政策退出、收紧流动性成为关键词汇,与之相对应,大宗商品走势低迷,螺纹钢自是难免殃及。 再来看需求因素。“买涨不买跌”的铁律在本月下探行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根据西本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本月终端需求持续低迷,中间需求也极为反复。需求的消极观望直接导致了钢材市场金三银四消费旺季的落空,也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钢价的持续走低。 而成本来看目前也无力支撑。尽管在钢价下探初期,原料价格还维持了一定的坚挺,但这并不表示上游成本没有补跌的压力。这一点,在本月钢厂价格持续下调、原料价格大幅补跌中也得到了体现。而随着成本均线的逐步下移,现货钢价的下行空间也将更为明显。 宏观政策的逐步收紧、需求水平的持续低迷、成本均线的逐步下移,对商家心态自然也打击不轻。如果说4月下旬贸易商仍倾向于弱势维稳,寄希望于企稳反弹的话,那么5月以来恐慌杀跌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旋律。商家心态趋于恶化,也使得本处弱势的市场更为低迷。 5月钢价已经黯然收场,但月底的企稳反弹仍然给市场留下了些许悬念和希望。那么,沪上乃至全国钢价到底是形势逆转还是继续下探?6月需求水平能否出现起色?宏观政策面会如何演变?国际市场发展形势怎样?带着诸多问题,一起来看6月沪上建筑钢材行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