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站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严重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电力建设的瓶颈。面对市场的新期待和国外的技术壁垒,北重集团以高度的使命感,于2004年提出自主建设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项目(以下简称360项目)。
重型装备制造普遍存在三大技术难点:设计风险高、制造难度大、设备控制难度大,因而被称为“极端制造”。在巨大总统娱乐城的困难与风险面前,北重集团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积累各方技术底蕴,集结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机电所、太重集团、德国威普克液压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以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模式,成功突破了压机设计、大型铸件制造等重大技术难题。2009年7月13日,3.6万吨黑色金属挤压机横空出世,它突破了全球最大液压系统、超复杂设备模具等关键技术,创造了5项世界第一,取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打破了美国在垂直挤压技术方面的垄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2011年,360项目4个模具系列全部实现批量生产,模具优化进展顺利,成功挤压出高温合金棒及304、07C“19Ni10等奥氏体不锈钢。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国无缝钢管产品出口对当地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情况下,欧委会首次以“损害威胁”名义对中国无缝钢管企业进行裁定,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决定征收为期5年的高额反倾销税。此举被业内认为是欧盟贸易保护升级的标志之一。
在行政层面申诉无果的情况下,以新冶钢为首的中国企业开始将欧委会诉至欧盟法院,要求修改错误判决。始料未及的是,等待审判的过程竟如此漫长。刘文学告诉记者,2010年12月,在四轮文字抗辩之后,欧盟法院就沉寂了,至今没有任何进展。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企业已经委托中方律师和外方律师三次发函询问进展并敦促法院尽快审判,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