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库存降幅趋小。截至11月29日,全国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和中厚板)的社会库存总量为1349万吨,与前一周相比仅下降1.8万吨。钢厂库存大幅增加。截至11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库存量为1393.4万吨,较当月上旬末增加了100.8万吨,环比上升7.8%。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钢厂发货时间点多集中在下旬或上旬,因此暂时出现了厂内资源堆积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无明显利好信号出现,贸易商提货不积极,使得钢厂库存出现了较大增长。
与此同时,钢厂开工率仍维持在高位。据业内机构对国内163家钢厂的调查显示,截至11月29日,有34家厂高炉检修,20G无缝钢管,35CrMo无缝钢管,SA210C无缝钢管,20CrMnTi无缝钢管与前一周持平;高炉开工率为88.86%,较前一周略增加0.25个百分点;检修容积为41960m3,减少980m3;检修影响日均铁水量14.36万吨,减少0.49万吨;检修限产合计影响日均铁水量14.36万吨,减少0.34万吨。河北地区因环保原因限产增多,高炉检修总体平稳。
需求整体仍然懦弱。12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1.4%,与10月份持平,好于市场预期的51.1%,显示出制造业经济活动仍平稳。但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2.3%,说明需求偏弱,企业补库存活动迟缓,意味着未来增长可能面临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