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天津渤海钢铁集团需求再现颓势,而库存量继续回升,短期内,外地资源和本地品牌的“价格战”不会轻易结束,供需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笔者以为,经过连续三周的下跌之后,钢厂已经无力扭转下跌趋势,伴随全国性库存增加日期的临近,各地钢价有望继续走低,后期“支撑点”是中美化解贸易冲突,“支撑位”或是钢厂的成本线。宏观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步加码,但真正效果还未显现;供给面,政府推动国内钢铁集中度提升,使得钢材产量下降变得更加困难,进入11月份后,本应有减产效应呈现,但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不降反升;成本端,焦炭等价格拐点来临,铁矿石价格已经高处不胜寒;需求端,临近年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更大,热点城市房屋销售面积环比下降,新开工面积增幅减速。另外,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调研的情况看,自环保“一刀切”放松之后,各地钢厂限产力度远不及预期;而新国标执行之后,部分工地仍在使用老标准钢筋,为一些中小钢厂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缓冲期。需求有减无增,成本可以挖潜,库存面临增仓,天津渤海钢铁集团价格下行空间依然存在。
从成本端来看,由于前期压减产量的强预期以及钢材出口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终于使得铁矿石价格跌下神坛,7月29日,普氏铁矿石指数跌破200点大关,但而后由于下半年限产预期的明显减弱,铁矿石市场也呈现小幅反弹的行情。与此同时,由于焦炭和废钢市场价格依然较为坚挺,后期钢厂的生产成本将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短期来看,国内钢材市场将在成本支撑减弱、供给回归合理、市场备货需求的共同影响下,维持震荡上涨的走势,但天津渤海钢铁集团市场备货需求的可持续性将会影响钢价上涨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