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各个地方都懂,减产以后价格回升,企业恢复盈利,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但问题是大家都希望别人减自己不减。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如果老是这样持续下去,这些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状况,财务状况会越来越差,一些好的企业也会被拖垮。中国“去产能” 是必须要做的,早做比晚做好,早做早主动,损失小一点,还能够比较早地从困局中摆脱出来。 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方案,方案的第一步是各省在宝仓钢管、煤炭等严重过剩行业实行等比例减产。初次可考虑全国范围按照10%比例减产,国家有关部门与相关省份签订减产承诺或协议书。 企业要减产甚至关闭,就需要给予资金支持,包括职工安置、投资者补偿,为此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来发债,中央政府给予贴息补助。我们建议设立“严重过剩行业减产转型基金”,主要通过发行长期专项债券筹措资金。按相关省份减产规模对应确定债券发行额度,由省级政府发债并偿还,中央财政贴息。该基金主要用于企业关闭、重组减少产能的补贴,相关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培训补贴等。 方案的第二步是允许减产的配额公开交易。打个比方,A、B两省总产量分别是1000万吨,按照规定,两省应分别减产200万吨。由于A省竞争力较强,B省较弱,A省可以不减,到B省购买200万吨的减产配额,B省在减了200万吨之后再减200万吨,卖掉配额可以拿到一笔钱,给予关闭、退出企业补助。这样也为A省发展留出了空间。 这样操作,可以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减产任务完成了,二是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三是给实行减产的地方以补偿,使社会矛盾更容易化解。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河北省唐山市在市政府主导下,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司,宝仓钢管尝试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 如实施上述减产转型、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将会给社会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即相关行业的供求关系将发生重要变化。信息出来,就可能带动宝仓钢管价格回升,改善盈利状况。 在严重过剩行业中,煤炭、钢铁行业占比较高。据初步测算,这两个行业所需的基金规模分别为 800亿-1000亿元和2000亿元,债券期限十年以上,且由中央财政贴息,对地方政府不会形成压力。短期内地方可能由于减产影响到GDP和税收增长,而一旦价格回升,这些损失将会得到弥补而有余。这是一个“以量换价”的过程,总体上对地方有利。http://www.tjssxtgg.com/